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基本操作步骤
建筑物沉降观测主要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,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。基本操作如下:
1、沉降观测点的布设
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,应埋设沉降观测点,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:
►(1)沉降观测点的位置
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沉降情况的部位,如建筑物四角,沉降缝两侧,荷载有变化的部位,大型设备基础,柱子基础和地质条件变化处。
►(2)沉降观测点的数量
一般沉降观测点是均匀布置的,它们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0~20m。
►(3)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
如图1所示。
2、水准基点的布设
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,因此水准基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:
►(1)要有足够的稳定性
水准基点必须设置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,冰冻地区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0.5m。
►(2)要具备检核条件
为了保证水准基点高程的正确性,水准基点最少应布设三个,以便相互检核。
►(3)要满足一定的观测精度
水准基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适中,相距太远会影响观测精度,一般应在100m范围内。
3、沉降观测
►(1)观测周期
观测的时间和次数,应根据工程的性质、施工进度、地基地质情况及基础荷载的变化情况而定。
➀当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稳固后,在建筑物主体开工前,进行第一次观测。
➁在建(构)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,一般每盖1~2层观测一次。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,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。
➂当发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,应立即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。
➃建筑物封顶或竣工后,一般每月观测一次,如果沉降速度减缓,可改为2~3个月观测一次,直至沉降稳定为止。
►(2)观测方法
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,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,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,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±1mm。另外,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(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)应为闭合水准路线。
►(3)精度要求
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。
➀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,可采用DS3水准仪,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,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n0.2mm(n测站数)。
➁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,则应采用DS1精密水准仪,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,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n0.1mm(n为测站数)。
►(4)工作要求
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、连续的工作,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,应尽可能做到四定,即固定观测人员,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,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,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。
沉降观测记录表▼
4、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
►(1)整理原始记录
每次观测结束后,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,精度是否合格,然后,调整高差闭合差,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,并填入“沉降观测表”中(表1)。
►(2)计算沉降量
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:
➀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:
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=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-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
➁计算累积沉降量:
累积沉降量=本次沉降量+上次累积沉降量
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、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、荷载情况等记入“沉降观测表”中(表1)。
5、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
如图2所示,为沉降曲线图,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,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
6、绘制沉降曲线
首先,以沉降量s为纵轴,以时间t为横轴,组成直角坐标系。然后,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,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,标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。最后,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,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点号码,这样就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,如图2所示。
7、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
首先,以荷载为纵轴,以时间为横轴,组成直角坐标系。再根据每次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,将各点连接起来,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,如图2所示。